让我们首先来看一幅图吧!
思维导图并不完全排斥文字,它更多地是强调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一个关键词会使你的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更为清晰。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就组合关系来讲,单个词汇具有无限的一定性时,每一个词都是自由的,这有利于新创意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效应,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组合。可以说,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就像手指上的关节一样。而写满短语或句子的思维导图,就像缺乏关节的手指一样,如同僵硬的木棍!
要写关键词的线条部分一定要转平,把关键词都写在线条的上面,这样会方便书写和阅读。
其中有一项分支是“习惯养成”。习惯养成这一分支中的五大习惯是我们学校校本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在学校老师已经带领孩子学习了,班主任老师的博客中也有,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对照着看一看自己的孩子真正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还有哪些是欠缺的,欠缺的地方可以用虚线来画,然后在上面简短地写出来。例如下图:
注意:最后的分支一定要落到孩子的收获上。线条是彩色的,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要用黑色笔写!
步骤④ 最后按照不同级别的分支把线条逐渐描粗。
从中央图开始线条由粗到细,没有断点,就像我们大脑的神经元细胞一样。
以上是我画这张图的步骤,我在网上也搜了画思维导图的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技 巧
就像画画需要技巧一样,绘制思维导图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技巧要求。这里所列出的只是最为基本的几点。
1.先把纸张横过来放,这样宽度比较大一些。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你心目中的主体形象的中心图像。再用水彩笔尽任意发挥你的思路。
2.绘画时,应先从图形中心开始,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每一条线都使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枝代表关于你的主体的主要思想。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你可以添加无数根线。在每一个分枝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这样,当你想到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立刻就会从大脑里跳出来。
3.要善于运用你的想象力,改进你的思维导图。比如,可以利用我们的想象,使用大脑思维的要素——图画和图形来改进这幅思维导图。“一幅图画顶一千个词汇”,它能够让你节省大量时间和经历,从记录数千词汇的笔记中解放出来!同时,它更容易记忆。要记住:大脑的语言构件便是图像!在每一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解释它的图形。使用彩色水笔以及一点儿想象。它不一定非要成为一幅杰作——记住:绘制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绘画能力测验过程!
你会了吗?赶快动手和自己的孩子画一张吧!相信你一定比我做得好!
评论